李耳为什么会被称作“老子”,而非“李子”?

2025-10-04 10:13:21

名可名,以非常名

二、李耳从小长相比较偏老

比起听觉和嗅觉来说,视觉对人的冲击力无疑更大。网上常有将男人归类为视觉动物,其意是说男人容易以貌取人,其实不管男人还是女人,都会重视视觉,这是由人的生理来决定的。好的视觉体验会让人们的感觉更好,故而营销学里有一个被称作“视觉营销”的概念。

商家可以通过更好的店铺装修和商品陈列来提升业绩,写手可以通过更优质的排版来吸引更多的读者,这些都是基于人们的视觉体验来花的心思,可见以貌取人并非没有道理。传说李耳的外在条件比孔子要差很多,在他年纪还不是很大的时候,眉毛和胡子都白了,面部上有很多皱纹,让人看起来就觉得像个老头子,故而在一些典籍中有“老聃”这种称呼。

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被起“外号”的经历,比如我,我小时候因为体质偏胖,常被伙伴们称为“胖涛”,后来因为上课喜欢打瞌睡,又被同学们称为“睡涛”。李耳因为长相偏老,而被人们称为“老聃”也是符合逻辑的。“老聃”后来名扬天下,人们就称其为“老子”了。

孔子问礼于老子

三、李耳被视为怪咖

李耳出生的时间比孔子还早,他生活的年代大致距今2500年左右。如此漫长的时间,关于他的传说自然不会少,就拿前文中说他长相偏老的事情,其实也是一种传说,毕竟现在找不到让人确信无疑的证明。不仅李耳,孔子也是如此,传说孔子的父母为了求子,常常去尼山祷告,终于有一天,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上苍,孔母回到家后梦见了送子麒麟,紧接着孔母就怀上了孩子。

时间过去不足一年,孔母和孔父为了表示对上苍的感激,不辞辛劳地上尼山还愿,不料孔母竟然在下山的路上产下了孔子,孔父和孔母眼见孩子长相奇丑无比,惊吓之余把孩子遗弃在了一个山洞中。要说世间最伟大的感情莫过于母爱,孔母回家之后始终不能放下自己的孩子,毅然准备上山看看孩子,结果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,孔母亲见一头老虎在给自己的孩子喂奶,一头老鹰在给自己的孩子扇风。

关于孔子的这个传说无疑给孔子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,不过要说在出生这方面,更传奇的还是李耳。传说李耳在娘胎里待了整整八十一年,而且还是从他母亲的胳肢窝里出生的。因为他的出生地在一颗李子树下,所以他被冠上了“李”姓;因为他在娘胎里待的年数实在是太久,所以他的称谓里总离不开一个“老”字。

最伟大的作家—老子

四、“老”和“李”同音

如果把我国的文字起源追溯到黄帝时期,至今也有四千多年了。四千多年的发展下来,我国的文字又会产生多大的变化?字音、字形和字意都会有发展和变化。就像我们湖北的简称——“鄂”字,“鄂”最初的是用来指称扬子鳄的,后来因为古人们常常用扬子鳄的皮来制作战鼓,就创造出了“噩”字。

时过境迁,“噩”常常和“噩梦”关联在一起,而“鄂”成为了湖北简称,一个字变成了两个字,两个字的读音虽然相同,意思却差之千里。据一些文史资料所载,“老”字在李耳生活的那个年代是由“li”这个发音的,“老耳” 的读音实非“lao er”,而是“li er”。

安徽有一个六安市,我接触的人中常有人将其念错,称其为“liu an”,实际上是“lu an”。“lao”和“li”就这样被混淆了,再加上“李”姓长期在百家姓中的排名位居前列,“老”字逐渐演化成了“李”字。李耳即老耳,老耳即李耳。

道的境界

结语

除了上述四种原因之外,肯定还有其他原因的存在,浩瀚史海,谁又能说了然于胸呢?至于真正的答案到底是什么?以现在的史料分析来看,也难以确定。我们学习历史的最大魅力就是探寻各种谜团,即使找不准,也在努力去接近真相。

从可信度来说,上述四种原因里的第二种和第四种应属最高,逻辑性也最强。要在这两个答案里选一个最佳答案的话,我选第二。如果是你,你会选哪个呢?

参考文献:

《史记》

《老子与孔子》

《老子的传说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最新发表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