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寻西湖历史名人印迹之29,白居易 西湖作为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“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”,它的美不仅体现在江南特有的湖光山水,更主要体现在厚重的人文历史上。西湖...

2025-09-01 09:34:23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心中无股HK,(https://xueqiu.com/8029098291/238071678)

西湖作为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“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”,它的美不仅体现在江南特有的湖光山水,更主要体现在厚重的人文历史上。西湖很幸运,历史上两位著名大诗人都在杭州主政过,且对西湖的建设作过很大贡献,《西湖系列》之4我们介绍过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的政绩,今天说说比“苏市长”早270年任杭州刺史的唐代诗人白居易。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祖籍山西太原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,公元822年,51岁的大唐翰林学士(皇帝身边的心腹大臣)白居易,看不惯朝廷内部的腐败与权贵的纸醉金迷,他做出了远离朝堂去基层任职的决定。作为诗人的白居易因为从小就随父亲到过杭州,他了解并向往这座城市,于是硬是缠着唐穆宗李恒,同意他跑到杭州做了一名三品刺史。 白居易在杭州任内一共20个月,主要做了三件大事: 一是兴修水利,解决西湖水患。当时西湖周边都是农田,西湖主要不是用来观光,而是用来灌溉,面对汛期泛滥,遇到旱情又干涸,白居易组织民力,开挖从西湖到盐官的运河,放湖水入河,从而将西湖的“死水“变成了活水,这样涝时蓄水、旱时放水,不仅解决了西湖周边几千亩农田的灌溉,而且也解决了水患。 二是疏浚六井,解决百姓饮水问题。因为钱塘江的咸潮,当时城内百姓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靠井水解决饮用水,白居易到任后,在前任李泌引水工程的基础上,组织百姓疏浚六井,解决淤泥堵塞,从而解决了百姓饮用水的困扰。 三是为杭州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。白居易在杭州主政期间非常重视行政管理的制度建设,他将犯错的穷苦百姓罚去西湖边种树,把想赎罪的有钱人叫去开垦葑田,用这些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维护了社会秩序,这些都在《钱塘湖石记》中有记载。 白居易在杭州任内,对这座城市的贡献是全方位的,他不仅为杭州留下了一湖碧水、一道长堤以及安定祥和的社会生活,他还游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,为杭州与西湖留下了二百多首诗词。在杭州期间,也正是这位大诗人创作的顶峰期,他用自身在文人群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,通过手中的笔极大的提升了杭州西湖的知名度,成为杭州西湖最早的形象代言人。 至今,西湖北边,东起“断桥残雪”,西至“平湖秋月”,这一条把西湖分为外西湖与里西湖的长堤,杭州人民把它叫做“白堤”,以表达世代杭州人对这位白“书记”的爱戴(历史上刺吏比知县官要大一点)。 目前在西湖,除了白堤外,有三处白居易的纪念景点,一是在灵隐寺山门左侧的冷泉亭,这是白居易与苏东坡两位相隔270年的大诗人曾经创作过诗词的遗址;二是白堤最西端的白居易纪念馆;三是西湖一公园内的“杭州市民惜别白公雕像“。 最后,奉上白居易《忆江南三首》: 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 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,能不忆江南。 江南忆,最忆是杭州。 山寺月中寻桂子,郡亭枕上看潮头,何日更重游。 江南忆,其次忆吴宫。 吴酒一杯春竹叶,吴娃双舞醉芙蓉,早晚复相逢

最新发表
友情链接